close

 

 

那天兒子說要自己去打保齡球

 阿母:啊!保齡球一個人去打,要不要找同學去啊….不要一個人

 

又一次, 兒子說隔天清晨要去騎腳踏車

 阿母:嗯,要不要約把拔一起..

 

兒子跟阿母抱歉說,他回應的語氣不太好

我說:你是不是覺得不舒服,覺得我好像在限制你

對啊,因為你說“不要”,對於我想去做的事。我想要開始嘗試單獨,跟自己相處、自己去嘗試一些事,你的回應讓我覺得在干涉

 

是的,馬麻也正想跟你進一步說明自己的意思~

“不要”,是脫口而出的慣性,其實我想表達的是:安全的考量

因為馬麻覺得一大早人煙稀少,另外保齡球場等場所進出比較複雜,所以是不是有個伴比較有照應,但沒來得及表達背後所考量就直接衝到“不要”,那聽起來真的令人不舒服!

其實只需要提醒你注意安全這件事,這樣,你就可以去考量而有自己的做法,對麼?

 

是的,兒子於是告所我:媽咪,一早河堤騎車其實人不少,另外保齡球的部分我也會留意

 

對了,其實溝通就是這樣,告訴對方我們的關心,而對方收到關心後自然會回應他的部分,可以拿捏出更適切的作法…

 

往往,我們的慣性是很簡短的“好 可以 不可以 不要….”等等,卻省略了當中的關懷與考量,若能將背後的愛與關懷表達出來,就可以讓對方既收到你的愛, 又能保有自由意志去為自己做決定與選擇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慣性,第一反應可能不是那麼ok,但透過觀照與覺知,可以再次跟對方表達出真正的關懷,每一次的溝通與表達,都讓彼此感受到愛與關懷中的自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il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