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心理學 宗教 科學 藉由剝奪意識心指揮的能力 並把意識心視為自己的養子

皆多多少少地增加了我們的困惑

賽斯是在講結構性的問題

從小到大我們所接觸的心理學 宗教 科學等 都在加強我們的無力感

 

比如醫生告訴你 你們家有高血壓 糖尿病的遺傳 你自己要注意一點

請問你聽到這句話的感覺是什麼~ 你已經中標了 且在出生前就已經註定了

你問醫生說 那我若多運動 飲食多注意會有幫助麼~ 醫師會說 有幫助

再問 那可以預防麼~ 醫生會說 沒有這種科學統計

 

你們一輩子所學的東西 很多內在的部分都在加強你的無力感

 

正面思考的學派試著彌補這種情形 卻帶來更多的壞處

因為他們企圖把一股腦兒的信念像貼狗皮藥膏地貼在你身上

鼓勵所謂正面思考的 沒有辦法挖出你內在的信念 反而把情形推到更深

 

舉個例子 那天在賽斯村有兩位學員 一個是憂鬱症 一個是乳癌

憂鬱症的那個知道自己很生氣 很想對主管吐口水

可是不可以 因為姊姊妹妹都在同一家公司 但她知道自己很生氣

乳癌那個學員是當老師 修得比較好 告訴自己不應該跟對方計較

所以 連她都不接受自己的憤怒情緒 所以後來得到的是癌症

 

得憂鬱症的知道自己必須要生氣 只是不可以對那個人生氣 但至少知道自己有很多憤怒

另一個是連自己的憤怒都覺得不該有 強壓下去 所以得癌症

所以 連自己都不承認自己的負面情緒 這樣的情緒合理化是非常可怕的

很多的修行在搞這一套 這是不對的

很多這類的哲學 讓人怯于去想自己負面的情緒 覺得不應該去想那些負面的思想跟情緒

 

但你情感的經驗跟行為的線索就在你的信念系統中

其中一些比另一些明顯 但每個人都可以有意識地得到

 

若一個人相信自己沒什麼優點 充滿了自卑跟罪惡感

他就可能按照個人的背景去接受前面這些信念的心理背這講的是成長過程

 

若一個人的成長過程沒有受到父母親足夠的稱讚與肯定 或被霸凌 或不是優秀的孩子 從小充滿了自卑跟罪惡感 覺得自己什麼都比不上別人 他便會將成長過程所收到的負面信念全部吸收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說家庭治療、成長背景 會與信念起很大關聯

為什麼從小未被父母親稱讚、鼓勵與接納的孩子 長大後很容易落入沮喪 因為這都是一個養成背景

 

一個人也許非常害怕攻擊性的情緒

我們講過 必須要承認且接受你有攻擊性的念頭、情緒

因為攻擊性是建立在生命的本質 呼吸是攻擊性(aggressive)的一種 沒有攻擊性生命就不存在

 

攻擊性的壓抑會形成次人格 哪一天哪一點被踩到了就突然暴跳如雷

像連續殺人犯 事後去訪問 鄰居都說:那孩子很少說話、彬彬有禮 從來不肯談他的內心 很內向 話不多

因此沒人會料想到他是殺人犯

這是因為壓抑下去的次人格帶著強大攻擊性的扭曲能量

 

有個人稱黃后的個案 但我發現她在性方面其實保守到不行

因為她壓抑了某一部份的自己 展現了某一部份的自己

我們常說會咬人的狗不會叫 會叫的狗不太會咬人

因為牠既然都可以直接咬你了 為什麼還要叫

就是因為不敢靠近你才要叫啊

 

《個人實相的本質CD 73》 許添盛醫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il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