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與人對話 (3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好友夢到我,說我有了決定而要離開,而她…很難過地哭了

 

夢,是某些訊息,是自己的感受,或許來自生活中的引發,或許是自己內在的某些牽掛,也可能是來自內我的訊息

 

我說:放心,任何決定我都會說清楚,不會不告而別或不清不楚地離開或任何

 

對任何人都是如此,我願意如實表達,因為隱晦不語容易造成誤解而傷害,我善待自己, 也會同樣對待每個你

eil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有人問:不是已經在運動或者練瑜伽了麼,怎麼還會…

 

想想,一天24 小時,運動或練瑜伽佔多少時間, 其他時間我們做了什麼

 

動態伸展與鍛鍊對於身體機能的活絡與強健人盡皆知,也毋需更強調

 

但我們的心性、習氣,卻深深左右著我們的行走坐臥,動靜皆涵蓋其中,甚至運動仍帶著慣性與壓力;

那樣的影響,若沒帶著覺知,,往往是持續累積卻渾然不知

 

我們知道,內在狀態是任何外在顯像(包括身體及所有外在)的形成源頭~

因此當我們忽略了這個製造端,汲汲於如何改善所顯像的外在,往往感到使不上勁, 甚至苦苦追趕卻不及身體狀況的出現

 

帶著覺知,今天可以比昨天更好~

身體的訊息在提醒我們未覺察與留意的部分, 你永遠可以更接近自己,因為生命就是這樣奧妙而充滿新奇

eil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朋友問我

經常看到你的分享 感覺你總是很喜悅 自在地享受生活

希望有一天也可以像你一樣

請問你是如何做到的?

 

每個人都有自已的課題 這個沒辦法學別人

要從自己所煩擾憂慮處回頭看自己

才可能一步步從影響自己的信念著手

對我而言 聽許醫師的賽斯書cd 幫助很大

這也是讓我進一步接觸賽斯書的機緣

非常有助於自我覺察隱藏的信念與面對

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由一向以來的信念所構建

當你不滿意自己人生的任何 在同樣的信念系統下 不容易有別的看見 也很難擺脫那樣的生命軌跡

 

那請問你目前所接觸學習的有哪些?

 

我有看電視裡及網路上的演講

但沒買過許醫師cd來聽

 

賽斯書(包括cd)完整而有系統地涵蓋我們的所有信念 包括枝枝節節

有助於一步步釐清自己

演講內容或者他人的分享都非常好 但可能聽 看的當時很感動 觸動

可是聽完了 看完了 又回到生活中的慣性 思維 與態度

像抓漏一樣 我們的信念大大小小互相包掩 不是那麼容易一一抓出來看清其脈絡及相互影響

當你沒看懂這些個枝節之間 往往想相信這個卻卡住那個 根本是信念的衝突不斷

而聽cd 是持續不間斷地深化自我覺察與學習 我習慣重複播放著(因為我也常神遊或做其他事去 但還是播放著) 就像我們的限制性信念持續不斷回來找我們一樣地溝溝迪 難纏

也往往就在生命所經歷的當下 就那樣湊巧地“轉角遇到賽”

就那麼一針見血地聽到了 看到了自己啊 原來是這樣

 

當然 懂了是第一步 願意面對才可能改變

但若連看都沒看懂 又如何知道要怎麼去改變人生的劇情呢

 

很多人雖然有接觸賽斯

但若無法“持續”在覺察與面對的基本功上實踐

是很難體受到它的了然通透與對自己生命影響之大

 

而⋯ 想要調整的首步

願意對自己付出與投注的心

eil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常說

要如實接納自己 愛自己

 

面對偏心的父母 或者無法善待我們的父母

 

長大後的我們 成人後的我們 進入身心靈探索的我們

是否可以慢慢放掉對於“父母”角色的期許

進入他們的位置

以著他們之所以形成的背景來看他們

以著他們所如是的他們來看待他們

 

當我可以這樣

也就慢慢理解那樣的背景與信念下的他們的行為言行

長久以來因為期望落差的失落與難受 也在不知不覺中消融

 

當我能如實看待他們 接納他們

我便能心平氣和地面對他們

同時 更無阻礙地付出愛與接受愛

eil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特別感受 因此想要分享對方

內在產生觸動 因此想要分享共鳴

確實有疑惑 想要聊聊所思 因此互動

 

所有的想要靠近  如此自然而然

 

當 有了刻意

去找這個 找那個

希望提醒對方自己的存在

 

非因著彼此自然而然的律動而來的互動

往往形成壓力 不舒服 或勉強

 

重點並不在於表面行為或方式的被接納與否

而是 對於自己之所以如此刻意 背後起心動念的探索

 

所有的發生 都不是為了打擊或否定 而是為了 更了解自己

所認知的排斥 往往是無法勇敢去面對自己而構築的城牆

eil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於身邊的人

是否需要更多的同理心和包容

放慢腳步

拉對方一把

讓對方跟上來?

 

信任 放手 是精神

而那個拿捏點在於 自己的感受

也就是願意與承受度的均衡

 

標準不在外面 而在於自身的平衡

eil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敏感的人

是否容易表現在皮膚上?

 

敏感 是一種感覺上的敏銳

至於起不起反應 起什麼反應 反應的程度 則在於自身的信念與態度

也就是身體起的反應 是內在與之發生作用後的結果

當與自身信念產生衝突 可能帶來身體不適等反應

 

就像 事件本身是中性的

但所受的影響 則繫於我們對事件所抱持的信念與態度

eil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螢幕快照 2015-05-02 19.52.03  

 

親愛的,

我的面對重點在於:理解外境及其背後的意涵 這是我對於所有來到自己面前的人事物皆然的態度

 

根據他人回應 我們的展現必然有某些部分觸發了對方

那些東西 除了自我展現之外 可能還有其他

而那些其他 是我會去省視的(這個細節 就無法一一道盡 要你慢慢從當中體會 是跟自我探索有關)

 

我通常選擇忠於自我展現 但是當中自己夾帶著的其他有關內在的課題 我也會帶著覺察走過程 我會耐心陪伴自己一步步走過 這個部分真的是需要很有覺知及耐心

 

他人所呈現的內在觀察  我就不做分析了

對我來說 這是一種感受敏銳度與同理心的訓練

透過學習 閱讀 與不排斥來到眼前的互動

讓我愈來愈能同理“內在狀態各異的人們”

 

透過聚焦于自己的內在 讓我可以因此更貼近自己

而透過同理他人的學習 讓我可以接納他人選擇的面對課題方式

而這兩者 都不脫接納與信任的課題

回過頭來都是考驗對於自身價值的肯定與信任

所以 自己是最大的受益者 他人只是風景

 

當我們真正能信任肯定自己  沒有什麼真能讓自己處於大風浪中

eil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時候 很深的被愛缺乏

光是理解 似乎無法完全根療

即使腦袋也知道源頭在那兒

但是 慣性會讓自己在不同事件中回到自我價值匱乏感所生的自我否定

但其實那個慣性是源自于對愛的感受沒有被完滿

仍是匱乏的 即使開口閉口都是賽斯語言或勵志經典語

 

面對這樣 是很無力 很沮喪

因為似乎所有的努力都感覺無法到位

 

解鈴還須繫鈴人

那個源頭 若是來自于與母親或者跟自己很親近的人

或許對象已經往生 或許目前關係不好

但是 事實是...你因那個結沒解開而影響了對愛的感受 而阻礙了你對愛的認知與信賴

而這個影響深深影響著你所有的與人互動與關係

 

面對這樣重要的癥結

或許 可以透過自己的力量來療癒自己

 

聽聽我說

你或許是個不被疼愛的小孩 或許是在偏心中長大 或許被父母遺棄  也或許…..

試著將你對對方的感覺 你想對她說的話 你內心的痛苦、憤怒寫下來

以著不公開的方式 赤裸裸地寫下

任何時候 任何地點 只要你有感覺 你便可以這麼做

透過將內在的感受完整記下 你在凝聚文字、句子的過程

你會進入自己內在很深的感受 你會讓那個一直存在 在記憶夾子裡的感受慢慢流動起來

透過這樣的流動 透過赤裸裸的表白

你內心的憤怒、悲傷、不滿 會完全地流瀉

而在其中 透過一次一次的回憶 你會重新感受了當年那個小女孩的心情

你會明白了她的無助、悲傷與痛苦

而現在的你 透過這樣的過程 ~看似跟對方表白

會慢慢看到不一樣的東西

那個東西 就是…….

保留一下

 

這個點子 是本人這一路以來所看見種種後的發想

這個發想 並非無中生有

是來自于自己一直保持的書寫心情手札的習慣

不是定期 是有感時便記下

透過文字的書寫 思緒與情感會在當中被完整 

才會真正找到了自己

 

雖然自己這部分的課題並不是全然透過這樣的方式

而我知道 透過跟母親關係的完滿讓自己所有的關係都因而如魚得水

所以才知道這個愛的源頭的關係修復影響多麼深遠

 

在我深深感受到來到我面前的朋友們的無助之後

我 終於找到了 ~ 這個將療癒力量回到自己身上的具體方式

 

這個進行不假他人 無畏於自尊

卻是赤落落地面對那個源頭對象表達

當中將遇見每個曾經的自己 受傷的自己 委屈的自己

透過現在已經成長的這個自己 而慢慢療癒了每一個自己

 

祝福每個人 在自己之內 感受到豐盈的愛

感受到被完全恩寵的宇宙之愛

eil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遇到困難了

不知該怎麼辦

問別人 參考別人的做法

然後再來做決定

 

聽起來很有道理

但順序顯然錯了

 

任何狀況 都是自己的

這時要先問的 是自己的感覺

因為裡面所涉及的主體 互動與歷史痕跡只有自己最清楚

最後 我們要明白

自己可以忍受多少 願意忍受多少

可以面對多少 可以處理多少

 

當我們真正面對自己了

才能摸清楚自己 知道自己的能耐

才可能為自己做出最適的決定

 

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模型

因此無法去套用他人經驗

但是 當我們清楚了自己

自然知道如何去拿捏出符合自己所需要

 

他人經驗

是在於面對自己 了解自己之後

因為自己的需要而被找到

eil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光溜溜地來到這世界

又光溜溜地離開

追求的車子房子等又帶不走

那不全是空的麼

 

這些實體到底是實的 還是虛的

它們明明都摸得到 看得到

怎又說是虛相

 

人投胎到這個物質世界

就像進入一個有時間空間的場域

物質 是我們可以觸摸 可以取得

構成我們這個世界的元件

以上 都是這個世界的遊戲規則與配備

 

因此

當然透過這些可觸及 具體可見的物質 人物 事件

來讓我們經歷人生

來完成這個遊戲

 

一個鑽戒

可能可以讓一個人幸福滿溢

也可能只是帶來一陣心酸苦笑

因為它對收到者的價值

是在收受者所感受到的

可能是滿滿的心意

也可能只是個形式上付出

 

而 透過事件

我們從中體驗 學習

當看到了 學到了 也就走過了

那些事件對我們 就如同物質之於我們

是經歷的媒介

 

最終留下的

是物質、事件帶給我們帶著感情強度的覺受 蛻變與成長

將會存在我們之內

是沒人能帶走的實

並將隨著我們靈魂出入生生世世

 

因此 透過物質世界的組成與運作(虛)

我們經歷了生命的內涵(實)

eil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討厭他對我的控制

愛一個人不是應該希望對方幸福快樂麼

為什麼無法讓周圍的人快樂去做自己的事

 

嗯 可是一個不懂得愛自己的人

怎麼可能真正愛別人

他根本不知道如何讓自己好過

自己都處在一個沒有安全感裡恐懼著

自己都難以感受快樂

怎能同理他人追求快樂

 

一個無法安撫 安適自己內在的人

是沒有愛的能力的

即使 都是以愛之名

卻只是在內在恐懼之下所行的控制之實

 

他的成長背景讓他帶著壓力 帶著壓抑

帶著累積的憤怒

因此 他似乎難相處 愛控制人

 

當你回去看自己與他一直以來互動

回想他的成長背景

就不難理解他的性格的養成

也可以慢慢理解他對你的限制  要求 規範

並不是基於你不夠好

而是 他害怕你遠離 不管任何原因

他其實是恐懼啊 內在沒安全感讓他恐懼

他其實是愛你

只是恐懼讓他用這樣的方式來對待你

 

你要告訴自己 自己真的很好

 

你可以找機會讓他知道 你對他的愛 對他的陪伴

並不會因任何而改變

 

當一個人內在有了安全感

他不會急著想抓住任何

 

會急著抓緊緊的人

是因為 他自覺快溺水 所以當然緊抓浮木啊

 

跟他表達之餘

可以幫他一起找到他的樂趣所在

當一個人生命有熱情 其專注點就不一樣了

然後

就是開始對自己內在小孩進行療癒之旅了

eil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r 22 Sun 2015 20:43
  • 取捨

 

人生每件事

都有取捨

 

舉例來說 做牙套

可能必須磨掉相連兩隻正常的牙齒以為根基

 

當我們聚焦于那正常兩顆牙

我們可能只看到 犧牲

但是 當我們看到這是為了整體的堅固與使用及當下狀況所為的處置

那便是成全 成全了整體的效用

換來了整體的流暢功能

 

有人覺得 做決定需要考量愈多愈好 愈完整愈正確

 

我想 順應每個人的性格 沒有好與壞

我會尊重自己的獨特性

對於自己的任何選擇 在做了之後 便放下 完全接納那個選擇

 

我做事情不會沒考慮

也不會考慮個天長地久

通常把幾個自己覺得重要的面向考慮之後

我就信任這個選擇當中的所有內涵

包括對其他人 包括對專業 對整個的發展

 

取大捨小

想一把抓 什麼都要

往往只會看到缺憾

心中時時受牽絆

 

而我 可以安然自在于每個人生的選擇

沒有遺憾 沒有早知道

而是 這就是了

因為 都是我所選擇

都是當下的我可以做出 最符合自己的安排

 

取與捨當中

是坦然 是接納

是對自己生命的擔當

有心悅誠服 也有深深的感恩

eil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那天老朋友跟我聊到她職場上的事

我也跟她分享一段自己的往事

 

我曾經遇過一個長官

她可以把我的翻譯

當時我們的工作內容之一是國際經貿新聞摘譯

整個篇幅 密密麻麻改到 我不知道如何清稿

 

我認真地去看 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結果我的結論是

當我精簡表達 她就根據新聞內容加入人事時地物完整描述

當我試著改進 稍微多加必要的描述

她就把我改成精簡描述

一句很簡單的表達 一定要改成她的語法

這樣幾次往返 我終於看懂了

不管再怎麼寫 都可以被改成滿江紅

然後 還加箭頭 連到這裡 連到那裡

我當時很想給他電子檔 請她自己寫

 

就在這樣的互動中 每次我信心滿滿呈上去

接到最後回來的結果總是 好想殺人

 

舉凡大小事 大小報告 她幾乎都只是為了證明她的存在

 

我嘗思索 到底是哪裡得罪她 還是怎樣

結論 我發現 她只對男性示好

這個背後的觀察 我就不加描述

當有一天下班前 我又收到陳核完成的文

當時我的感覺是 好想去死 我突然有了跳樓的念頭

 

我真的好無力 好痛苦

這時腦海中突然出現了之前聽過的八卦

據說 多年以前 她的先生就是跳樓往生的

是社會地位頗高的工作(細節保留)

 

在那瞬間 我突然明白原因了

因為 我也想要這麼做

 

是怎麼樣的性格

可以讓跟她互動的人覺得完全被否定 完全沒有空間

不管口才多麼好 說得多麼動聽 長篇大論

終究都要他人完全遵照她

不尊重他人的自由意志與感受

 

我相信也肯定自己的能力 更不怕別人指教指導

因為 我都可感受到那背後的用心 及 更好的洞見

但是 我無法強迫自己在一個如此心理狀態的人之下

日復一日 純粹只是證明自己的存在

 

我相信 一定是她的成長背景造成了她

她無自覺地在走著她的人生

先生離開了 孩子也躲得遠遠地不管以求學或就業的理由

即使她將日子以各種活動填得滿滿的

但她 聒噪不休 可以抓個人講一整天話

完全無法靜下來的狀態

讓我看到

她其實是無法自處 無法面對自己的

她的內心焦慮不安

 

但是 當下的我 並沒有道行可以幫到她

只感覺 自己再也受不了 我不想自己哪一天去跳樓

於是 我跟上面長官反應我的離去之意 我不適合這個環境

長官非常體恤我 安排了非常圓滿的整組大對掉

讓我終於可以再呼吸到自由的空氣

 

之所以分享這一段往事

不在於批判

而是 我想說

人生 雖然需要磨練 需要學習

但是 當你做過可以的努力

你不必勉強自已到死

理解 不代表要概括承受

你永遠可以為自己選擇另一條康莊大道

 

而那個人物的出現

或許正是要讓我去面對自己

面對自己是否能為自己的生命 奮力一搏

 

eil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什麼一再上演 為什麼老是這樣

 

因為還沒玩膩 還沒受夠

 

人生的劇本是自己訂的

一步步都為了讓我們貼近本然的自己

那個早已自身具足的自己

 

為什麼還看不到

為什麼總是在看似抗拒外境中否定自己

 

當明白每個呈現與安排的背後都具意義

~對自己有效的意義

你便不再抗拒任何一個自己

也不再預設要怎麼樣的人生

二元對立才真正消融

而能真正地活在當下

eil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教養兒女過程 有沒有不當

相信都有

但是 貴在自覺 貴在成長

 

我一直都會跟孩子說對不起

跟他分享這些過程中阿母的心路 衝突 與 歉意

不論是剛發生 還是多年前

只要阿母我覺察到

陳年往事我一樣會跟他說明並表達歉意

甚至邊講邊哭 ~因為感受到自己對孩子的傷害而不捨 而愧疚

我始終相信 存在不會自己消失

化解永遠都不嫌晚

 

透過分享

讓彼此明白了信念影響態度

更可以化解他們在當中感受到的教養衝突

這樣的坦誠 更可以聽到孩子的感受與心聲

 

每一步都是成長 都有它的價值

當我們承認 接納每一步的自己時

衝突消融了 矛盾不見了

對彼此 只剩理解與愛

eil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到臉友大掃除

我很開心 為她喝采

 

當我看到他人可以為自己的存在、呼吸

做出得以最自在的作為時 就想為對方喝采

 

我始終相信人心本然善

順心而為必然已含最善意圖

壓抑抗拒反而扭曲

順心自在最是王道

 

順便一提

從以前至今

對於知道被刪除臉友

我頂多好奇加思考(我對人心運作始終好奇想明白)

但絕不會有任何怨恨

因為 我的存在不是因為任何 

我本然存在

我相信對方所為必然是基於他們自己的心得以安適

這樣很好

 

每個人都可以為自己做選擇在任何時候

不要擔心 害怕 也無需對每一個人交代

活著最重要的是自在 其他都 好說

eil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我們得不到預期

往往回過頭來否定自己 否定他人(其實本質還是在否定自己)

 

比如說 善良總是被人欺

比如 甜言蜜語的男人不可靠

比如 太過信任他人會遭背叛

 

因此日後要學著防衛些 精明些 多些心機

 

其實是失焦了 只會不斷上演類似劇碼

或者變成一個內在充滿衝突 陰陽怪氣 自己都不喜歡自已的人

 

我們可能沒有看到

在善良的同時 彼此互動缺少了真實表達 缺少了溝通

在甜言蜜語當中 缺乏了自覺 缺少了對彼此的同理 缺少了對等

在信任當中 缺乏了對彼此的關注 缺少了呼應  缺少了對自由意志的容許

 

很多關係中的失衡 若沒帶著覺察

只會在外圍繞圈圈

始終不知真正的問題所在

 

同樣的特質 立基於不同的心上

可以變成 體貼 充滿情趣 懂你 值得信賴

 

所以 不要忽略自己所感受到的絲毫

感受 往往就是真相 對自己具意義的真相

行為本身其實沒有標準

 

愛情 親情 友情

對應的內在 其實都是同質的

都反映著與自己內在的關係

一旦通了 便全部通了

阻塞 亦然準

eil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Feb 02 Mon 2015 11:25
  • 法門

 

IMG_2601  

雖說人的本質是孤單

所有的一切仍然是自己要面對 ~終究

但是

宇宙的愛始終不變

每個人仍然是備受恩寵的

 

陪伴 傾聽

是個心理感受的理解與支持

但 沒有人能真正救到誰

只有自己的心念

 

某些話語 某些提點

都因應自己的內在而有所觸發 有所共鳴

可在那個觸發之後呢

當你真正去面對自己問題 將進入自己的內在心路

這個歷程 就是每個人獨一無二的地方

所以當我們想向外尋求答案

絕對會失望 ~終究你會發現

因為 沒有一個人的心路跟自己一模一樣

即使外在遭遇看起來類似

但重點並不在外在的環境或事件

一切的感受與認知 終究還是回到每個人本身的心念與自由意志

你可能會依循他人說法 意見

但是 你終究只是在考量他人視見 經驗之後依循自己的聲音

 

依附強者 能者或是智者

只是個啟發

決定自身命運的 絕對是自己

 

所以重點是 面對一切時自己的法門才是根本

其他  只是助力或催化劑

eil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

有時是需要切斷不必要的連結

而其形式不拘

重點在於內心  真正的放下

 

當你發現自己心還掛在那兒

想知道它的發展 它的現況

其實表示自己的狀態還在當中

只是關了表面上的某扇窗

 

真正的放下

是接納了各種狀態與可能

信任所有個體的生命之流

沒有帶著預設或期望

10906140_10204516048394024_1486669930688377703_n

eil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